9月28日,2025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大会现场通报表扬了40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任务”,由我院牵头承担的“长安大学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任务成功入选,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国际化交通人才培养类任务。
《中国交通报》亦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特刊”推出《立足西部 服务国家——长安大学扎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落地见效》专题报道,全面介绍学校立足交通运输学科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探索实践。报道称,长安大学将试点工作作为落实“两个纲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纵深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探索出一条西部交通运输行业特色属性高校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实践之路。
学校“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实施三年来,国际教育学院坚持以“突出特色、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原则为指导,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双一流”学科优势,创新构建“政—校—企—研”深度融合的国际化育人机制,形成“两类三阶段”交通高端人才系统培养模式,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该创新试点主要成效包括:牵头成立“中国—中亚五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联盟”,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共建“中—乌交通学院”,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唯一交通类项目;首创“中文+交通”海外人才培养标准,面向中亚、非洲、东南亚等24国发布《国际交通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框架》和6册双语教材,填补国内空白;打造“人才培训+出海”示范样板,累计为4000余名海外技术官员、工程师及高校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培训,学员所在国别覆盖“一带一路”沿线85%以上;筹建“尼日利亚中非交通大学”,首期招收当地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名,实现中国交通标准、中国教材、中国师资一体化输出。
通过做好试点任务,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国际教育学院逐步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西部高校国际化交通人才培养新路径,在交通强国建设领域形成开放合作办学、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共建国际合作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与典型成果。下一步,国际教育学院将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中亚峰会精神”及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持续创新国际教育发展模式、深化“留学长大”品牌建设,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交通人才培养与中国—中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联盟工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长大”智慧与方案。



